【不迁怒不贰过的意思出自哪里】“不迁怒,不贰过”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原文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但此处并未直接出现“不迁怒,不贰过”。实际上,“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原文为:“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以及“子曰:‘不迁怒,不贰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一、
“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赞赏中提到的品质之一。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保持冷静,不将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并且在犯错后能够及时反省、不再重蹈覆辙。这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养德的重要理念,体现了君子应有的修养与自律。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论语·卫灵公》 |
原文 | “不迁怒,不贰过。” |
意思 | 不把怒气转嫁到别人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
来源背景 | 孔子在评价弟子颜回时,赞扬他具备这种高尚的品德。 |
理解要点 | 强调自我控制、情绪管理与自我反省。 |
儒家意义 | 属于君子修身的重要标准,体现内在修养与道德自律。 |
现代应用 | 在人际交往、职场管理、个人成长中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不迁怒,不贰过”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教诲,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修养、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