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烧香是什么】“熊猫烧香”是一个曾经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恶意程序,它最初以病毒的形式出现,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破坏性。由于其图标设计为一只熊猫在烧香,因此得名“熊猫烧香”。该病毒曾对大量用户电脑造成影响,引发广泛讨论。
一、
“熊猫烧香”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最早于2006年底被发现。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U盘、网络共享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传播,感染后会修改系统文件、删除数据,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该病毒因图形界面设计较为“可爱”,吸引了许多用户的关注,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在2007年被捕,成为国内首例因编写和传播计算机病毒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熊猫烧香 |
| 类型 | 计算机病毒(蠕虫) |
| 发现时间 | 2006年底 |
| 传播方式 | U盘、网络共享、电子邮件等 |
| 特点 | 图形界面设计(熊猫烧香图标)、自动传播、破坏性强 |
| 影响 | 感染后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 |
| 作者 | 李俊(2007年被捕) |
| 法律后果 | 国内首例因编写病毒被起诉的案例 |
| 社会影响 | 引发公众对网络安全的关注 |
三、结语
“熊猫烧香”虽然已经不再是当前的主要威胁,但它作为早期恶意软件的代表,提醒我们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类似病毒不断演变,用户应保持警惕,定期更新系统、安装杀毒软件,避免受到网络攻击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