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血浆名词解释生理学

2025-11-14 02:50:37

问题描述:

血浆名词解释生理学,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4 02:50:37

血浆名词解释生理学】在生理学中,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血液总量的约55%。它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主要由水、电解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组成。血浆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运输物质、调节体温和免疫防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血浆的基本定义

血浆(Plasma) 是血液中不含细胞成分的部分,即从全血中去除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后剩余的液体部分。它是血液的液态基质,负责携带各种物质在全身循环。

二、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

成分 占比 功能
约90% 作为溶剂,运输各种物质
蛋白质 约7% 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维持胶体渗透压、免疫防御、凝血等
电解质 约1% 如钠、钾、钙、镁等,维持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功能
营养物质 少量 如葡萄糖、氨基酸、脂类,提供能量和合成原料
代谢废物 少量 如尿素、肌酐,通过肾脏排出
激素 微量 调节生理活动
氧气与二氧化碳 微量 参与气体交换

三、血浆的功能总结

1. 运输功能:将氧气、营养物质、激素、酶等运送到全身各组织。

2. 维持内环境稳定:通过调节pH值、渗透压和温度,保持机体稳态。

3. 免疫防御:含有抗体和补体,参与免疫反应。

4. 凝血与止血:纤维蛋白原等成分参与凝血过程,防止失血。

5. 缓冲作用:通过缓冲系统(如碳酸氢盐系统)维持酸碱平衡。

四、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虽然血浆和血清都是血液的液态成分,但它们之间存在重要区别:

项目 血浆 血清
是否含纤维蛋白原 含有 不含有
是否含凝血因子 含有 不含有
是否经过凝固 未凝固 经过凝固
来源 全血离心后未凝固部分 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

五、临床意义

血浆的成分变化可以反映多种疾病状态,例如:

- 低蛋白血症:可能提示肝病或营养不良。

- 高血糖:可能提示糖尿病。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钠或高钾,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 凝血异常:如血友病或DIC,影响止血功能。

总结

血浆是血液中重要的液态成分,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运输、维持内环境稳定、免疫防御等。了解血浆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生理机制及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