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经济危机表现为商品滞销、工厂停工和失业增加等现象,但其深层次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固有的矛盾。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生产日益社会化,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却仍然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即商品无法顺利销售出去,从而触发经济危机。而当危机过去后,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又会重新积累起新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埋下伏笔。因此,可以说正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