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方平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宿云散洲渚,
残月挂衰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夜景象。首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一个“偏”字,写出了诗人对春意感知的独特性,仿佛这暖意是专门为他而来的,充满着欣喜与满足。
第二句“虫声新透绿窗纱”,则是从听觉的角度进一步渲染春夜的氛围。随着春天的到来,昆虫开始活跃起来,它们的鸣叫声透过绿色的窗纱传入耳中,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新”字,不仅表现了虫声出现的新鲜感,也暗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
后两句“宿云散洲渚,残月挂衰柳”,则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夜空中的云雾渐渐消散,露出了江中小洲和水边的陆地;残月挂在稀疏的柳树梢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与朦胧美。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夜图景,既有温暖的春意,又有淡淡的忧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