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成诵是什么意思】“过目成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记忆力极强,只要看一眼或听一遍,就能记住内容,无需反复复习。这个成语多用来夸赞他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过目成诵 |
拼音 | guò mù chéng sòng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每有异言,未尝面折之,但默然而已。人问其故,曰:‘吾以无事为事,岂可与人争辩?’时人皆服其度量。后每见人诵书,便曰:‘此子可教也。’遂以‘过目成诵’称其才。” |
释义 | 看过一遍就能背诵出来,形容记忆力极强。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他人记忆力好,也可用于自谦。 |
近义词 | 记忆力强、过目不忘、一目十行 |
反义词 | 健忘、记性差、遗忘快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称赞他人:如:“他真是过目成诵,一本书读一遍就能背下来。”
2. 自我评价:如:“我虽然不聪明,但好在过目成诵,学东西很快。”
3. 文学描写:在小说或历史中,常用来描述人物才华横溢。
三、常见误解
- 不是指速度:有些人误以为“过目成诵”是指读书速度快,其实它强调的是记忆的准确性。
-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虽然成语用来形容记忆力强,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过目成诵”,这需要一定的天赋和训练。
四、总结
“过目成诵”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记忆力超强,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记住所见所闻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常被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表达对他人的赞赏或对自身能力的认可。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不妨用“过目成诵”来夸奖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