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执仗的词语解释明火执仗的词语解释是什么】一、
“明火执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公开、大胆的行为方式。该词字面意思是“举着明亮的火把,拿着武器”,引申为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进行某种行为,通常带有负面含义,如抢劫、欺压、挑衅等。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不法分子或有不良意图的人,在众人面前毫不掩饰地实施违法行为,强调其行为的公开性和嚣张性。虽然有时也用于比喻某些人做事光明正大,但更多情况下是带有贬义的。
以下是对“明火执仗”的详细解释及用法分析: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词语 | 明火执仗 |
拼音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释义 | 举着火把,拿着武器,比喻公开、大胆地做坏事或进行某种行为。 |
出处 | 《水浒传》中常用此词描述强盗行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公开、无顾忌地做某事,尤其是负面行为。 |
近义词 | 公然、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
反义词 | 秘密、隐秘、谨慎 |
褒贬色彩 | 贬义 |
例句 | 那些歹徒明火执仗地闯入商店,抢走财物后扬长而去。 |
三、补充说明
“明火执仗”在现代语境中,除了指字面意义上的“举着火把和武器”外,更多是比喻一种行为方式——即在公开场合毫无顾忌地行事,甚至带有挑衅或违法性质。因此,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此外,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古代社会的犯罪现象,尤其在武侠小说和历史题材中较为常见。
四、结语
“明火执仗”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行为方式的深刻描述。了解其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同时也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