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券丹书什么意思】“铁券丹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指代皇帝赐予功臣的特殊凭证。它不仅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也代表着一种特殊的保护与特权。下面将对“铁券丹书”的含义、历史背景及其意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铁券丹书”原意是指用铁制成的券书和用朱砂书写的文书,是古代帝王赐予功臣的一种封赏制度。铁券即“丹书铁券”,又称“金书铁券”,是一种刻有功绩并加盖御印的凭证,表示受赐者享有免罪或世袭特权。丹书则指用朱砂书写,寓意吉祥与神圣。
在历史上,铁券丹书不仅是对功臣的嘉奖,也是一种政治手段,用以巩固皇权、稳定政权。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实际效力逐渐减弱,尤其在明清以后,铁券的实际作用已大不如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铁券丹书 |
含义 | 指皇帝赐予功臣的特殊凭证,象征荣誉与特权,具有免罪或世袭的效力。 |
历史背景 | 起源于古代帝王对功臣的封赏制度,最早见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 |
结构组成 | “铁券”为金属制的凭证,“丹书”为朱砂书写的文字,二者结合使用。 |
功能作用 | 表示受赐者享有特殊地位,可免罪或世袭官职,具有政治象征意义。 |
实际效力 | 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初期较为严格,后期逐渐失去实际法律效力。 |
文化意义 | 反映了古代君主专制下的权力分配机制,也是忠臣功勋的象征。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性表达。 |
三、结语
“铁券丹书”虽源自古代,但其背后所体现的权力与忠诚关系,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了解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