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最早并不是用来形容高雅与通俗的艺术风格,而是源于古代的乐曲名称。它们原本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民歌或乐曲,后来被引申为不同层次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
一、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乐曲或民歌。其中,“阳春白雪”出自《对楚王问》,是高雅的音乐代表;而“下里巴人”则是民间流行的歌曲。后世逐渐将它们用作比喻,分别指代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阳春白雪 | 下里巴人 |
出处 | 战国·楚国 | 战国·楚国 |
原意 | 一种高雅的乐曲或民歌 | 一种通俗的乐曲或民歌 |
作者/来源 | 《对楚王问》(宋玉) | 《对楚王问》(宋玉) |
含义演变 | 高雅艺术、文人雅士的象征 | 通俗文化、大众喜爱的代表 |
现代用法 | 比喻高深、难懂的艺术形式 | 比喻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 |
文化影响 | 被广泛用于文学、艺术评论中 | 也常用于描述大众文化现象 |
三、延伸说明
在《对楚王问》中,宋玉通过回答楚王的问题,指出“阳春白雪”虽然高雅,但能欣赏的人少;而“下里巴人”则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容易被接受。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分层,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艺术审美与受众关系的思考。
因此,“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乐曲,后来才演变为代表高雅与通俗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