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解释】“举案齐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原意是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和睦相处。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夫妻之间的恩爱与尊重,具有浓厚的传统道德色彩。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举案齐眉 |
出处 | 《后汉书·梁鸿传》 |
本义 | 指妻子把盛饭的托盘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丈夫的尊敬 |
引申义 | 形容夫妻之间相互尊重、感情深厚、关系和睦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夫妻恩爱、互相尊重的关系 |
二、成语故事
“举案齐眉”最早来源于东汉时期的梁鸿和孟光的故事。梁鸿是一位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学者,而他的妻子孟光则勤劳贤惠。两人结婚后,生活简朴,但彼此尊重、感情深厚。每当梁鸿吃饭时,孟光都会将饭菜放在案几上,双手捧起,举至眉边,以示尊敬。这一举动被后人传颂,成为夫妻相敬如宾的典范。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 | 他们夫妻俩举案齐眉,令人羡慕。 |
作定语 | 举案齐眉的家庭是幸福的象征。 |
作状语 | 她对待丈夫总是举案齐眉,从不抱怨。 |
四、成语的文化意义
“举案齐眉”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夫妻关系的理想化期待。它强调的是情感上的平等与尊重,而不是单方面的服从或依赖。在现代社会,虽然婚姻形式多样,但“举案齐眉”所体现的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婚姻中应保持尊重与理解。
五、总结
“举案齐眉”源于古代夫妻相敬如宾的真实故事,现已成为形容夫妻恩爱、互相尊重的典型成语。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价值观的体现。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