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旁观什么意思】“袖手旁观”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遇到困难或发生事情时,不主动参与、不加以帮助,只是站在一旁观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袖手 | 把手放在袖子里,表示不做事 |
| 旁观 | 站在旁边看,不介入 |
| 成语整体意思 | 指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不采取任何行动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后世引申为“袖手旁观”。
- 用法:多用于批评那些对他人困境不闻不问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对事件持中立态度。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袖手旁观、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
| 反义词 | 积极参与、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场合 | 面对同事的失误,他总是袖手旁观,从不提出建议。 |
| 家庭生活 |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却袖手旁观,没有给予支持。 |
| 社会现象 | 在公共场合,有人遇到危险,其他人却袖手旁观。 |
五、总结
“袖手旁观”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应只做冷漠的旁观者,而应尽自己的一份力,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以及相关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并在适当的时候避免成为“袖手旁观”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