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2025-08-08 18:16:35

问题描述: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18:16:35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则著名典故,出自《史记·夏本纪》,讲述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大禹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一、典故概述

相传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舜帝任命大禹负责治理洪水。大禹采用“疏导”之法,历时十三年,终于成功平息水患。在这漫长的治水过程中,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但都没有进去。他的妻子和孩子多次等待,甚至有人劝他回家看看,但他始终以治水为重,坚持不入家门。

这一行为被后人传颂,成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象征着舍小家为大家、公而忘私的精神。

二、与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典故名称 三过家门而不入
出处 《史记·夏本纪》
主角 大禹
背景 洪水泛滥,百姓受苦
故事梗概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均未入内
精神内涵 舍小家为大家、公而忘私、无私奉献
历史评价 受后世敬仰,成为治水英雄的象征
文化影响 成为中华文化中“奉献精神”的代表

三、文化意义

“三过家门而不入”不仅是对大禹个人品德的赞扬,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忠君爱国”“公而忘私”等价值观的推崇。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多次被引用,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奋斗。

此外,该典故也常用于教育领域,用来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强调个人利益应服从于更大的公共利益。

四、结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虽是古代故事,但其精神却历久弥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与使命时,应有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胸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依然是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