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破碎是什么意思】“支离破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残破、不完整,或情况混乱不堪。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物体的破损状态,也常用于比喻情感、关系、思想等方面的破裂与分裂。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支离破碎 |
拼音 | zhī lí pò suì |
释义 | 原指身体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后引申为事物残破不全,或情况混乱、难以收拾。 |
出处 | 《左传·成公十七年》:“民力不堪,故有大灾,民人莫不痛心,其形体支离破碎。”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事物、感情、心理等的破裂或混乱状态。 |
近义词 | 残缺不全、七零八落、四分五裂 |
反义词 | 完整无缺、完好如初、浑然一体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情感破裂 | 他们的感情早已支离破碎,再也无法修复。 |
物体损坏 | 那件古董瓷器在运输中被打碎,变得支离破碎。 |
思想混乱 | 他讲得语无伦次,思路支离破碎,让人难以理解。 |
社会动荡 | 战争让整个国家陷入支离破碎的状态。 |
三、常见误用
1. 误用为“破碎”:有些人将“支离破碎”简化为“破碎”,但“支离”强调的是“分散、不完整”,而“破碎”更多指物理上的断裂。
2. 误用于正面语境:该词多用于负面或中性语境,不宜用于形容美好、完整的状态。
四、总结
“支离破碎”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实物的破损,也可用于表达情感、思想、社会等层面的混乱与破坏。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