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采用纪传体编写的通史,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这部著作不仅在历史学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也在文学、思想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全面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发展,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史记》的基本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书名 | 《史记》 |
| 作者 | 司马迁(西汉) |
| 成书时间 | 约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 |
| 体例 | 纪传体 |
| 总篇数 | 130篇 |
| 记载时间范围 | 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87年) |
| 主要内容 |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种体例 |
| 历史地位 |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世“二十四史”之首 |
二、《史记》的体例特点
1. 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政绩与大事,如《高祖本纪》《秦始皇本纪》。
2. 表:用表格形式排列人物或事件的时间顺序,便于查阅。
3. 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经济、文化、天文等内容,如《礼书》《货殖列传》。
4. 世家:记录诸侯国及重要人物的世系和事迹,如《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5. 列传:记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事迹,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刺客等。
三、《史记》的价值与影响
1. 历史价值
《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尤其对先秦至汉初的历史提供了详实而系统的资料。
2. 文学价值
司马迁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见解,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韩信等。
3. 思想价值
书中体现出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思考。
4. 文化影响
《史记》不仅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也对后世文学、哲学、政治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结语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其独特的体例、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融合文学、哲学与思想的巨著,至今仍被广泛阅读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