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相毕露的意思】“凶相毕露”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原本隐藏的恶意、凶狠或不好的面目在某种情况下完全暴露出来。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那些平时表现得温和或伪装得很好,但一旦有机会或遇到特定情境,就显露出其真实面目的人。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凶相毕露 |
| 拼音 | xiōng xiàng bì lù |
| 释义 | 原本隐藏的凶恶面目完全暴露出来,形容人暴露出本来的狠毒或恶劣本质。 |
| 出处 | 出自《旧唐书·李德裕传》:“彼既无礼,又复骄纵,至于凶相毕露。”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或口语中,形容人的行为或态度突然变得恶劣。 |
| 近义词 | 露出马脚、原形毕露、真面目暴露 |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虚心待人、温文尔雅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描述 |
| 工作场合 | 一个平时很和气的同事,在项目失败后却把责任全部推给他人,表现出凶相毕露的一面。 |
| 家庭关系 | 有些人平时对家人很好,但在利益面前却毫不掩饰自己的自私与冷漠,显得凶相毕露。 |
| 社会事件 | 某些官员在权力斗争中,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损害他人利益,被公众称为“凶相毕露”。 |
三、注意事项
1. 语气较重:该成语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通常用于批评或指责。
2. 适用对象:多用于形容人,也可用于某些行为或现象。
3. 避免滥用:由于其强烈的情感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四、总结
“凶相毕露”强调的是一个人隐藏的负面特质在关键时刻被完全暴露出来,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评价社会现象或群体行为。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同时也能增强对人性复杂性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