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是什么】血沉,全称为“红细胞沉降率”,是医学中常用的一项血液检查指标,用于评估体内是否存在炎症、感染、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病理状态。血沉的测定方法简单、成本低,常作为初步筛查工具,但其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血沉的基本概念
血沉是指将抗凝后的静脉血置于垂直的玻璃管中,观察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沉的速度。通常以每小时红细胞下沉的毫米数(mm/h)表示。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男性一般为0-15 mm/h,女性为0-20 mm/h。
血沉加快常见于以下情况:
- 感染(如细菌性感染)
- 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 贫血
- 肿瘤
- 妊娠
- 某些慢性疾病(如结核)
血沉减慢则可能提示红细胞增多症或某些血液病。
血沉的意义与应用
| 项目 | 内容 |
| 定义 | 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沉降到管底的速度 |
| 检测方法 | 抗凝血在垂直管中静置,测量1小时后红细胞下沉高度 |
| 正常范围 | 男性:0-15 mm/h;女性:0-20 mm/h |
| 升高原因 | 感染、炎症、贫血、肿瘤、妊娠等 |
| 降低原因 | 红细胞增多症、某些血液病 |
| 临床意义 | 作为炎症或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不能单独用于确诊 |
血沉的局限性
虽然血沉是一项简便的检查,但它缺乏特异性,只能反映体内的非特异性反应。例如,某些健康人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而一些严重疾病可能血沉正常。因此,血沉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
血沉是一项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主要用于评估体内是否存在炎症或慢性疾病。尽管它对某些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帮助,但其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来判断。如果你有相关症状或体检异常,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