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公卿是什么意思】“白衣公卿”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没有官职、身份低微却享有极高社会声望或道德地位的人。这个词语结合了“白衣”与“公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品德和才能的高度认可。
一、
“白衣公卿”原意是指穿着平民服装(白衣)的人却拥有如同朝廷高官(公卿)般的威望和影响力。在古代,公卿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而“白衣”则代表普通百姓的身份。因此,“白衣公卿”用来形容那些虽无官职,但在道德、学识或行为上备受尊敬的人。
这一说法常见于士人阶层,尤其是那些不求仕途、坚持自我修养、以德服人的知识分子。他们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职,但因其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被社会所推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真正的公卿更具影响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白衣公卿 |
出处 | 古代文言文献,常见于士人评价或历史记载 |
字面意思 | “白衣”指平民身份,“公卿”指朝廷高官,合起来指无官职却有极高声望的人 |
引申含义 | 形容有德行、有才学但未居高位的人,受人敬重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文学、历史、评论中,强调道德与才能高于官位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赞美那些虽不显赫却值得尊敬的人,如学者、隐士、思想家等 |
类似表达 | 如“布衣之士”、“寒士”、“清流”等 |
三、结语
“白衣公卿”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品德与才能的重视,也体现了人们对真正有价值的人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不要只看表面的职位与头衔,更要关注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