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花鸟已应阑全诗翻译】一、
“秦中花鸟已应阑”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之一,原句为:“秦中花鸟已应阑,人到江南别有天。”这句诗描绘了秦地(今陕西一带)的春景已经凋谢,而江南却依旧春意盎然,景色各异。全诗通过对南北地域风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翻译与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二、诗歌翻译与解析表
原文 | 翻译 | 解析 |
秦中花鸟已应阑 | 秦地的花鸟早已凋零 | “秦中”指陕西一带,“应阑”意为应该结束或凋谢,表达春景已过,花鸟不再繁盛。 |
人到江南别有天 | 人到了江南,却另有一番天地 | 表示江南地区气候温暖,风景优美,与秦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环境差异带来不同感受。 |
花开红树乱莺啼 | 花开在红树上,黄莺啼叫不止 | 描绘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
草长平湖白鹭飞 | 草木生长,湖面有白鹭飞翔 | 进一步渲染江南春景的宁静与美丽。 |
东风不与周郎便 | 如果东风不助周瑜, | 暗用赤壁之战典故,表达对历史机遇的感慨。 |
铜雀春深锁二乔 | 东吴的二乔将被关在铜雀台 | 表达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惋惜与对时局的无奈。 |
三、总结
“秦中花鸟已应阑”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空变迁的感悟。通过南北两地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李贺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如需更多关于李贺《南园十三首》的赏析或相关背景知识,可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