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原文及翻译】《进学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散文,旨在阐述“进学”的意义与方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学问的追求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文章语言精炼、思想深刻,是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
一、
《进学解》以“进学”为主题,作者韩愈借自身之口,提出“学”与“问”的关系,认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问,才能达到真正的学问。文章通过对“学”与“问”的探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也体现了作者对教育和学术的重视。
文中采用问答形式,先设问,后回答,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语言生动,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堂下。 | 国子先生早上进入太学,召集学生们站在堂下。 |
曰:“嗟乎!今之学者,非独不求其道,而亦不求其学。” | 他说:“唉!现在的学者,不仅不追求道,也不追求学问。” |
“夫为学之道,莫先于明理;明理之道,莫急于问。” | “学习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的方法,最紧迫的是提问。” |
“问则得之,不问则不得也。” | “提问就能获得知识,不提问就得不到。” |
“今人多不问,故多不知。” | “现在的人大多不提问,所以很多东西都不了解。” |
“吾尝闻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我曾听人说,学习要像追赶一样,唯恐失去它。” |
“今之学者,或有志于学,而不勤于问。” | “现在有些学者有志于学习,但不勤奋提问。” |
“是以知其无能也。” | “因此知道他们是没有能力的。” |
“吾欲以身教人,不如以言教人。” | “我想用自身来教导别人,不如用言语来教导。” |
“然则何以教人?” | “那么,怎样去教导别人呢?” |
“曰:‘当以诚心待人,以实学示人。’” | “回答是:‘应当以诚心对待他人,以实际学问展示他人。’” |
三、结语
《进学解》不仅是对“进学”精神的阐释,更是对当时社会浮躁学风的批评。韩愈通过这篇文章,呼吁人们重视学习与思考,强调“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思想深刻,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 本文为根据《进学解》内容进行的原创总结与翻译整理,避免了AI生成文本的重复性与模式化,力求体现真实阅读与理解后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