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额基价】定额基价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建筑安装工程的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或地方发布的建设工程定额标准,对各类分部分项工程所规定的单位工程量的工、料、机消耗量及其相应的费用标准。通过定额基价,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定额基价的制定通常基于历史数据、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其定额基价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是关于“定额基价”的简要总结:
一、定额基价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定额基价是根据国家或地方发布的建设工程定额标准,对各类分部分项工程规定的单位工程量的工、料、机消耗量及其相应费用的标准值。 |
作用 | 用于工程预算、结算、招投标等环节,作为工程造价的基础依据。 |
二、定额基价的组成
组成部分 | 含义 |
人工费 | 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人工工资及附加费用。 |
材料费 | 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材料费用,包括材料原价、运杂费、采购保管费等。 |
机械费 | 使用施工机械完成单位工程量所需的机械使用费用。 |
管理费 | 施工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施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
利润 | 施工企业在完成工程后应获得的合理利润。 |
规费 | 国家规定必须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
三、定额基价的特点
特点 | 内容 |
标准化 | 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 |
可比性 | 不同工程之间可进行成本对比分析。 |
动态性 | 随着市场变化、政策调整而定期更新。 |
指导性 | 为工程计价提供参考依据,但不具强制约束力。 |
四、定额基价的应用场景
场景 | 应用说明 |
工程预算 | 用于编制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
工程招标 | 作为招标控制价的参考依据,确保报价合理。 |
工程结算 | 用于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量及费用是否符合定额标准。 |
成本控制 | 帮助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控制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五、定额基价与综合单价的区别
项目 | 定额基价 | 综合单价 |
定义 | 单位工程量的工、料、机消耗量及费用标准 | 包括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等的综合价格 |
用途 | 用于预算、结算等基础性工作 | 用于投标报价、合同签订等直接计价环节 |
灵活性 | 相对固定,调整频率较低 | 更灵活,可根据市场情况调整 |
六、如何获取定额基价?
1. 查阅地方或行业定额手册: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等。
2. 访问相关网站或平台:如住建部官网、地方造价信息网等。
3. 咨询专业造价工程师:获取最新、最准确的定额信息。
4. 使用工程造价软件:如广联达、鲁班等,内置定额库供查询和调用。
总结:定额基价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为工程预算、结算、招标等提供了科学依据。理解并正确运用定额基价,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