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经典子衿原文及赏析】《子衿》是《诗经·郑风》中的一篇抒情诗,全诗通过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和等待,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心理变化。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 岂无他人兮?不如我同姓兮!
二、
《子衿》以女子的口吻,描写她对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对恋人衣着的描写,象征其身份与形象;“悠悠我心”“悠悠我思”则表现出女子内心的牵挂与忧虑。后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表现出女子在等待中的不安与质问,最后几句则流露出一种委屈与不甘的情绪。
全诗情感层层递进,从思念到等待,再到埋怨,情感丰富而细腻,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的心理状态。
三、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子衿》 |
| 出处 | 《诗经·郑风》 |
| 体裁 | 四言诗 |
| 主题 | 爱情、思念、等待 |
| 作者 | 不详(相传为民间歌谣) |
| 情感基调 | 深情、忧伤、略带哀怨 |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 |
| 重点句子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岂无他人兮?不如我同姓兮!” |
| 赏析要点 | 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
四、赏析要点
1. 意象运用:诗中“子衿”“子佩”是男子服饰的象征,用以代指所爱之人,使情感更加具体可感。
2. 情感递进:从“悠悠我心”到“不与我言”,情感由温柔转为不满,体现了女子情绪的变化。
3. 反问修辞:通过“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等句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表现出女子的无奈与责备。
4. 文化背景:《子衿》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尤其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
五、结语
《子衿》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它不仅是爱情的吟唱,更是人性深处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