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的意思是什么】“痛心疾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极度的悲痛和懊悔。它不仅形容内心的痛苦,也常用来描述对某件事情的强烈不满或自责。下面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概述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痛心疾首 |
| 拼音 | tòng xīn jí shǒu |
| 出处 | 《左传·成公十三年》:“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故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注:此为引申义,原意略有不同) |
| 含义 | 形容内心极度悲痛、懊悔,甚至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种错误行为或不幸事件的深切痛心。 |
| 近义词 | 心如刀割、悔不当初、悲痛欲绝 |
| 反义词 | 欣喜若狂、兴高采烈、无忧无虑 |
二、详细解释
“痛心疾首”字面意思是“心痛,头也痛”,形象地表达了情绪上的极端痛苦。其中,“痛心”指的是内心的悲伤和懊悔,“疾首”则是指头痛,常用来比喻精神上的极度痛苦。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因重大失误、失败或悲剧而产生的强烈情感反应。例如,在面对亲人离世、重大决策失误或国家灾难时,人们常用“痛心疾首”来表达内心的沉重与无助。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个人遭遇 | 他因为犯下大错,事后常常痛心疾首,后悔不已。 |
| 国家事件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全国人民都感到痛心疾首。 |
| 历史回顾 | 历史上许多战争让后人痛心疾首,警示后人珍惜和平。 |
四、注意事项
1. 语气庄重:该成语感情色彩强烈,不适合用于轻松或日常对话中。
2.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对他人或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悔恨,不宜滥用。
3. 搭配词语:常与“感到”、“陷入”等动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五、总结
“痛心疾首”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也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传达的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醒我们在面对错误或不幸时,应保持清醒和反思,避免重蹈覆辙。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与用法,从而在实际交流中准确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