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九书原文及翻译】《与元九书》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字微之,号元九)的一封长信。这封信不仅是白居易对诗歌创作理念的系统阐述,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文学风气的批评与自我反思。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一、
《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后所作,回顾了两人多年的友谊,并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强调文学应关注现实、反映社会问题,反对空洞无物的辞藻堆砌。文中还提到自己早年创作的诗歌风格,以及后来逐渐转向现实主义的原因。
此外,白居易还表达了对元稹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整篇文章既有文学理论的探讨,也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文人兼政治家的复杂内心世界。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足下别久,无由相见,故略陈愚见,以通意耳。 | 我谨启:昨日承蒙您教导,我觉得我们分别已久,无法见面,所以简要陈述我的看法,以传达心意罢了。 |
| 吾尝病者,谓文章之不工,非徒辞章之过,乃志气之未充也。 | 我曾认为,文章不工整,并不是仅仅因为辞藻的问题,而是因为志气没有充分表达出来。 |
| 今观足下之文,其辞虽美,然其意则远,吾不能不叹。 | 现在我看您的文章,虽然辞藻优美,但意境深远,我不禁感叹。 |
| 夫文章,本乎情,发乎义,动乎性,感乎物。 | 文章源于情感,发自道义,触动性灵,感动外物。 |
| 若失其本,则虽工亦不足贵矣。 | 如果失去了根本,即使工巧也不值得推崇。 |
| 故吾常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所以我常说:文章应当为时代而写,诗歌应当为事件而作。 |
| 仆少学于师,闻古人之言曰:“文者,天地之心也。” | 我年轻时向老师学习,听到古人说:“文章,是天地的心。” |
| 吾每读古之文章,未尝不叹息,思古人之志,欲效之。 | 每当我读古人的文章,无不叹息,思念古人的志向,想要效仿他们。 |
| 今观足下之文,有古人之风,吾甚喜之。 | 现在我看您的文章,有古人的风范,我非常高兴。 |
| 仆虽不才,愿与足下共勉,以成其业。 | 我虽然不才,愿意与您共勉,成就事业。 |
| 伏惟足下,明哲,能辨是非,知进退,识古今。 | 恳请您明察事理,能辨别是非,懂得进退,了解古今。 |
三、总结
《与元九书》不仅是一篇文学理论的论述,更是一封充满深情的书信。白居易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怀念,同时也阐明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他强调文学应关注现实、表达真情,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平实,感情真挚,避免了华丽辞藻的堆砌,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通俗易懂”风格。通过本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白居易的文学观及其人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