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什么意思】“吴下阿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原意是指东吴名将吕蒙。后来,这个词语被用来比喻学识浅薄、没有才能的人,也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经过学习或成长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
“吴下阿蒙”最早来源于《三国志》中对吕蒙的记载。原本是孙权称吕蒙为“吴下阿蒙”,带有轻视之意。但后来,随着吕蒙勤奋学习、增长才干,最终成为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人们便用“吴下阿蒙”来形容那些曾经学识浅薄、后来通过努力变得优秀的人。
如今,“吴下阿蒙”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成长,也可以用于讽刺那些过去表现平庸、现在突然表现出色的人,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吴下阿蒙 |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 原意 | 指东吴名将吕蒙,原为孙权所称,带有轻视之意 |
| 引申义 | 1. 学识浅薄、能力不足的人 2. 经过努力后取得显著进步的人 |
| 现代用法 | 1. 自谦或他人调侃 2. 表示对某人转变的惊讶或赞赏 |
| 例句 | “没想到他现在这么能干,真是吴下阿蒙!” “以前大家都说他是吴下阿蒙,现在可不一样了。” |
| 注意事项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冒犯他人 |
三、小结
“吴下阿蒙”这一成语不仅承载了历史人物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成长和改变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既能表达对他人进步的认可,也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