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习俗水平名词解释心理学

2025-11-05 13:25:07

问题描述:

习俗水平名词解释心理学,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5 13:25:07

习俗水平名词解释心理学】在发展心理学中,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它位于前习俗水平之后,后习俗水平之前,主要反映个体在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对“正确”与“错误”的判断标准。

一、

习俗水平通常出现在青少年后期至成年早期,是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个人的行为更多地受到社会规则、法律、家庭和同伴价值观的影响。他们开始理解并认同社会对“好行为”的定义,并希望通过遵守这些规则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归属感。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道德判断往往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1. 遵守规则以维持社会秩序:认为遵守规则是责任,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

2. 追求他人认可:希望得到父母、老师或朋友的肯定,避免被指责或排斥。

尽管这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较为稳定,但其基础仍建立在外部因素上,而非内在的道德信念。因此,当面对道德冲突时,个体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最安全”的做法,而不是真正符合内心良知的选择。

二、表格展示

概念 内容说明
习俗水平 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强调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行为的影响。
出现时间 多数青少年后期至成年早期。
核心特征 行为受社会规则、法律、家庭和同伴影响;注重他人认可和群体归属。
道德判断依据 遵守规则以维持社会秩序;追求他人认可,避免被批评。
典型表现 常常遵循法律、尊重权威、重视名誉和责任。
局限性 道德判断依赖外部评价,缺乏内在道德信念。
与前习俗水平的区别 前习俗水平关注个人利益和惩罚,习俗水平关注社会规则和他人看法。
与后习俗水平的区别 后习俗水平基于个人价值观和普遍伦理原则,习俗水平则基于社会规范。

三、结语

习俗水平是人类道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反映了个体如何在社会环境中逐步构建自己的道德观念。虽然这一阶段的道德判断相对稳定,但其根基仍然建立在外部因素之上。随着个体的成长和思考能力的提升,部分人可能会进入更高层次的道德发展阶段,形成更加独立和内在化的道德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