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风节原文及翻译】一、
《萧颖士风节》是一篇记载唐代文人萧颖士生平事迹的文章,主要突出其高尚的品德与坚定的气节。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他在仕途中的坚持原则、不屈服于权势、重视名节的精神风貌。
萧颖士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因性格刚直,不愿趋炎附势,最终在官场中屡遭排挤。他虽身处逆境,却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骨和独立人格。
本文不仅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篇弘扬正气、倡导气节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萧颖士,字太元,兰陵人也。 | 萧颖士,字太元,是兰陵人。 |
| 少有文名,才思敏捷,声望日隆。 | 他年少时便有文采之名,思维敏捷,声望逐渐提升。 |
| 每见权贵,未尝低眉折腰。 | 每次见到权贵,从不低头弯腰讨好。 |
| 时人多讥其傲慢,然其志节自若。 | 当时的人多讥讽他骄傲自大,但他依然保持自己的志向和节操。 |
| 天宝中,举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 天宝年间,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
| 时李林甫专权,朝政日坏。 | 当时李林甫专擅朝政,朝廷日益腐败。 |
| 颖士不附林甫,遂被贬为扬州参军。 | 萧颖士不依附李林甫,因此被贬为扬州参军。 |
| 他日,有人劝其曲意奉承,以求复用。 | 后来有人劝他委屈自己,迎合权贵,以求重新被重用。 |
| 颖士曰:“宁作清贫之士,不为污浊之臣。” | 萧颖士说:“宁愿做一个清贫的士人,也不愿成为污浊的臣子。” |
| 由此,士林敬之,称其有风节。 | 从此,士人们敬重他,称他有风骨和节操。 |
三、结语
《萧颖士风节》通过简练的文字,刻画了一个不慕荣华、坚守信念的士人形象。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赞美,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在当今社会,这种“风节”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与压力时,应坚守内心的正义与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