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鹦鹉灭火的原文及翻译】一、
《鹦鹉灭火》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太平广记》,讲述了一只鹦鹉因怜悯火灾中的动物而奋不顾身地试图扑灭火焰,最终感动了神灵,获得了报答。这个故事寓意深刻,体现了善良、勇敢与感恩的精神。
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通过鹦鹉的行为,传达出“善有善报”的道理,同时也展现了动物之间的互助与情感联系。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率置酒食,鹦鹉悦之,遂留居焉。 | 有一只鹦鹉飞到另一座山,山中的鸟兽都纷纷为它准备食物和酒,鹦鹉很喜欢,于是就留在那里居住。 |
| 后山火起,飞鸣而告于众禽兽曰:“火势炽盛,吾当救之。” | 后来山里发生了大火,鹦鹉飞起来大声告诉其他鸟兽:“火势很猛,我应该去救它。” |
| 众禽兽皆笑曰:“汝羽族耳,安能救火?” | 其他鸟兽都嘲笑它:“你只是只鸟类,怎么能救火呢?” |
| 鹦鹉不答,遂衔木叶,投于水中,又衔石子,投于火中。 | 鹦鹉没有回答,于是叼起树叶,投入水中,又叼起石头,扔进火里。 |
| 如是者数日,终不能灭火。 | 这样持续了好几天,最终还是没能扑灭大火。 |
| 时有神人见其勤苦,乃以手按其背曰:“汝虽微物,然心诚,吾当助汝。” | 有一位神人看到它如此勤劳辛苦,便用手拍它的背说:“你虽然是个小东西,但心意真诚,我应当帮助你。” |
| 于是,火即止。 | 于是,火就熄灭了。 |
| 鹦鹉感其德,遂归其山,终身不复去。 | 鹦鹉感激他的恩德,于是回到原来的山中,终身不再离开。 |
三、寓意总结
《鹦鹉灭火》通过一只小鸟的勇敢行为,表达了以下几个核心寓意:
- 善良与勇敢: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 坚持与毅力:鹦鹉连续多日努力,虽未成功,但最终感动了神灵。
- 善有善报:神人的出现是对鹦鹉善行的回报,体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
- 感恩之心:鹦鹉在得到帮助后,选择回到原处,不忘本源。
如需进一步拓展该故事的现代应用或写作灵感,可结合环保、公益等主题进行延伸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