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阶段,学生会接触到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这些诗歌不仅帮助孩子们了解节日的意义,还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下是对小学阶段常见的端午节相关古诗的总结。
一、常见端午节古诗简介
1. 《端午》——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纱,分曹射覆蜡灯斜。
分曹射覆蜡灯斜,暗飞萤火逐人来。”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欢聚一堂、游戏娱乐的场景,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
2. 《端午日》——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简析:诗人通过端午节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 《端午》——文天祥
“五色新丝缠角黍,金盘玉箸盛红酥。”
简析:诗中描写了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语言简洁明快。
4. 《竞渡曲》——刘禹锡
“冲波突出人齐譁,跃浪争先鸟不飞。”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充满动感与激情。
二、小学常用端午节古诗一览表
| 序号 | 古诗名称 | 作者 | 内容节选 | 简要赏析 |
| 1 | 《端午》 | 苏轼 | 轻汗微微透碧纱,分曹射覆蜡灯斜 | 描绘端午节的欢乐场景 |
| 2 | 《端午日》 | 殷尧藩 |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 表达对节日的情感与人生感慨 |
| 3 | 《端午》 | 文天祥 | 五色新丝缠角黍,金盘玉箸盛红酥 | 展现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习俗 |
| 4 | 《竞渡曲》 | 刘禹锡 | 冲波突出人齐譁,跃浪争先鸟不飞 | 描写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
三、教学建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解、配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和情感。同时,结合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等),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更多关于端午节的诗词,不仅能拓宽知识面,还能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孩子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