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中地不满东南的满的意思】在古代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中,“地不满东南”是一句极具象征意义的句子。这句话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讲述的是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后,愤怒之下撞断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地维绝,从而引发天地倾覆、日月星辰移位等灾难性后果。
其中,“地不满东南”中的“满”字,是理解这句古文的关键之一。本文将从字义、语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
一、字义解析
“满”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常见的有:
- 充满、填满:如“满载而归”。
- 足够、达到一定数量或程度:如“满意”、“满足”。
- 骄傲、自满:如“满不在乎”。
但在“地不满东南”中,“满”并非指“充满”,而是表示“符合、达到某种状态”。这里的“满”可以理解为“合乎、符合”,即“地不向东南倾斜”或“地没有向东南方向倾斜”。
二、语境与文化背景
在古代宇宙观中,天地结构是“天圆地方”,天向西北倾斜,地向东南倾斜。这种说法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想象。因此,“地不满东南”可以理解为“地没有按照应有的方式向东南倾斜”,也就是天地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中,共工因与颛顼争帝失败,怒而撞断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天地失衡,日月星辰移动,风雨不调,四时错乱。所以“地不满东南”正是这一灾难性后果的体现,说明原本应向东南倾斜的地势因天柱断裂而无法维持正常状态。
三、总结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句子出处 | 《淮南子·天文训》 |
| 原文 |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 “满”的含义 | 表示“符合、达到某种状态”,可理解为“合乎、符合” |
| 语境解释 | 指地势未按正常方式向东南倾斜,天地失衡的表现 |
| 文化背景 | 古代“天圆地方”宇宙观下的自然秩序 |
| 故事关联 | 共工撞断不周山,导致天地倾覆,地势失衡 |
| 现代理解 | 象征自然灾害、社会动荡及秩序崩坏 |
四、结语
“地不满东南”中的“满”字,在古代语境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充满”,而是表达一种“符合、达到某种状态”的含义。结合《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不仅描述了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也隐喻了人类社会中因权力斗争而引发的混乱与灾难。
通过对“满”字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的深层含义,也能更全面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地秩序、自然法则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