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续貂的释义】“狗尾续貂”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王敦传》。原意是指用狗尾巴接在貂皮大衣的后面,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接在好东西的后面,显得不协调,或者指作品、文章等结尾部分质量低下,与前文不相称。
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完成一部作品后,因时间紧迫或水平不足而随意添加的内容,使得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它也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后续部分未能保持原有的水准,从而影响了整体的美感或价值。
一、
“狗尾续貂”源于古代的服饰搭配不当,后来引申为对作品或事物后续部分质量低劣的批评。其核心含义是:在好的基础上,加入不协调或低质量的部分,破坏整体的美感或完整性。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强调内容前后一致性和整体质量的重要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狗尾续貂 |
出处 | 《晋书·王敦传》 |
原意 | 用狗尾巴接在貂皮大衣上,比喻不协调的搭配 |
引申义 | 比喻作品或事物的后半部分质量低劣,与前文不协调 |
使用领域 | 文学、艺术、影视、写作等 |
使用目的 | 批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结尾部分粗糙 |
注意事项 | 避免滥用,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恰当 |
同义表达 | 虎头蛇尾、画蛇添足、后继乏力 |
反义表达 | 首尾呼应、善始善终、锦上添花 |
通过了解“狗尾续貂”的释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创作或评价作品时,更加注重整体结构和质量的统一性,避免因后期处理不当而影响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