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方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方”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常用于成语中,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意境。有些成语中的“方”表示方向、方法、地区,也有的表示正直、正当等意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带“方”字的成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方便查阅。
一、常见带“方”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或用法 |
方兴未艾 | 形容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顶峰 | 《后汉书》 |
方寸已乱 | 指心绪慌乱,不知所措 | 《三国志》 |
方枘圆凿 | 比喻人与人之间意见不合,难以相容 | 《楚辞》 |
方外之人 | 指超脱世俗的人 | 《庄子》 |
方面大员 | 指掌握重要权力的官员 | 现代常用 |
方便之门 | 指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或机会 | 现代口语 |
方才 | 表示刚刚发生的事情 | 口语中常用 |
方言土语 | 地区性的语言表达 | 用于描述地方文化 |
方寸之地 | 指极小的地方 | 常用于形容空间狭小 |
方头方脑 | 形容人性格固执、不灵活 | 多用于贬义 |
二、部分成语解析
- 方兴未艾: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某种趋势或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还未达到高潮。
- 方寸已乱:常用来形容人在紧张或慌乱时的心理状态,如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反应。
- 方枘圆凿:比喻双方立场、观念不同,难以调和,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或思想冲突。
- 方外之人:多用于描述隐士或超然物外的人物,带有文雅意味。
- 方面大员:一般指政府或企业中的高级官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三、总结
“方”字在成语中应用广泛,既可表示空间、方向,也可表达态度、行为方式等。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以上列出的成语大多为常见且实用的表达方式,适合日常学习和交流使用。
通过表格的形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些成语的结构和含义,便于记忆和运用。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带“方”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