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扶摇怎么读】“抟扶摇”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名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描绘了大鹏鸟展翅高飞的壮丽景象。其中“抟扶摇”是关键词语,很多人在阅读古文时会遇到发音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并朗读“抟扶摇”,本文将从字义、拼音、注音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文字解析
1. 抟(tuán)
- 拼音:tuán
- 含义:本义为“盘旋上升”,引申为“环绕、盘旋”。在文中形容大鹏鸟展开翅膀,盘旋而上。
- 常见词:抟风、抟云。
2. 扶摇(fú yáo)
- 拼音:fú yáo
- 含义:指借助风力向上飞升。
- “扶”意为“乘着”,“摇”意为“风”,合起来表示借助风势飞翔。
二、总结与表格
| 字词 | 拼音 | 注音符号 | 释义 | 出处 |
| 抟 | tuán | ㄊㄨㄢˊ | 盘旋、环绕 | 《庄子·逍遥游》 |
| 扶摇 | fú yáo | ㄈㄨˊ ㄧㄠˊ | 借助风力向上飞升 | 《庄子·逍遥游》 |
三、使用示例
- 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翻译:大鹏鸟飞往南海时,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花,盘旋着借助风力飞上九万里的高空。
- 用法:多用于描写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或比喻志向远大、奋发图强的精神。
四、小结
“抟扶摇”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汉语词汇组合,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高飞、奋发之意。其读音为 tuán fú yáo,分别代表“盘旋上升”和“借助风力飞翔”。掌握这一组词的读音与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庄子》中其他词汇或句子,可继续关注相关学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