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成就】我国自2013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经过八年持续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一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数千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以下是对脱贫攻坚主要成就的总结。
一、脱贫攻坚的主要成果
1.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
截至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
2.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脱贫攻坚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建公路、水利、电力和通信设施,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例如,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过300万公里,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硬化路。
3. 教育与医疗水平明显提升
扶贫政策中特别注重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大幅下降,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4. 产业扶贫助力可持续发展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优化,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5. 易地搬迁安置成效显著
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生存环境差的贫困地区群众实施易地搬迁,累计搬迁人口超过960万,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空间。
二、脱贫攻坚关键数据一览表
| 项目 | 数据 |
| 脱贫人口(2020年) | 9899万 |
| 贫困县摘帽数量 | 832个 |
| 贫困村退出数量 | 12.8万个 |
|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里程 | 超过300万公里 |
| 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年) | 约1.1万元 |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贫困人口) | 100% |
| 易地搬迁人口 | 超过960万 |
| 教育扶贫覆盖学生人数 | 数千万 |
三、脱贫攻坚的意义与影响
脱贫攻坚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它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时,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未来,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不掉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