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薄不修的意思】“帷薄不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帷幕和帘子不加修饰”,引申为生活作风不检点、行为不端。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私生活方面缺乏约束,道德操守不高,尤其在男女关系上不够谨慎或有失体统。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帷薄不修 |
| 拼音 | wéi bó bù xiū |
| 出处 | 《汉书·王莽传》:“其后,更始帝之败也,天下大乱,百姓流离,而莽之子孙,皆不修德,帷薄不修。” |
| 释义 | 原指帷幕不加修饰,后引申为生活作风不检点,行为不端。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省,强调个人品德与行为的规范性。 |
| 近义词 | 风纪不严、品行不端、行为不检 |
| 反义词 | 举止得体、品行端正、自律严谨 |
二、成语使用场景
1. 批评他人:如在新闻报道中,对某些公众人物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时,可能会用到“帷薄不修”来形容其不当行为。
2. 自我反省:个人在反思自身行为时,也可用此成语来表达对自身道德操守的不满。
3. 文学作品:在古代小说或历史文献中,常用此成语描述人物性格或社会风气。
三、现代应用与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帷薄不修”这一成语虽然仍保留其传统含义,但在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如今更多人倾向于使用更为直接或通俗的表达方式,如“作风不正”、“行为不端”等。
然而,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该成语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语言美感,能够准确传达出对个人道德行为的批判态度。
四、总结
“帷薄不修”是一个带有明显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生活作风上的不检点。虽然它源于古代,但在今天依然可以作为对个人行为规范的一种警示。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或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