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体仁生平简介】温体仁(1579—1638),字长公,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末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尤精于经史。温体仁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进士,后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是明末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一生经历复杂,涉及党争、权谋与政局动荡,对明朝末年的政治走向有一定影响。
温体仁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但亦因善于权术而屡获重用。他在任内主张整顿吏治、加强边防,但也因参与党争而受到后世争议。温体仁的文学造诣深厚,诗文清雅,有《温太常集》传世。
温体仁生平简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579年 | 
| 去世年份 | 1638年 | 
| 籍贯 | 浙江乌程(今湖州) | 
| 字 | 长公 | 
| 官职 | 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 
| 中进士时间 | 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 | 
| 主要贡献 | 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参与朝政决策;文学创作丰富 | 
| 政治立场 | 刚直不阿,但亦参与党争 | 
| 文学成就 | 诗文清雅,有《温太常集》传世 | 
| 历史评价 | 有争议,有人认为其为国尽忠,也有人批评其权术过重 | 
温体仁的一生,是明末政治风云变幻的缩影。他虽身处乱世,仍尽力维护国家利益,其个人命运与王朝兴衰紧密相连。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困境,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明末政治与文化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