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武训兴义学文言文翻译

2025-11-04 03:23:41

问题描述:

武训兴义学文言文翻译,在线等,很急,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4 03:23:41

武训兴义学文言文翻译】一、

《武训兴义学》是一篇记述清代民间教育家武训生平事迹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了他一生致力于兴办义学、资助贫困子弟读书的事迹。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刻画了武训不畏艰难、自食其力、乐善好施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他对教育的执着与对社会的责任感。

文中提到武训出身贫寒,但他不因贫穷而放弃理想,而是通过行乞、劳作等方式积攒资金,最终在家乡创办义学,为无数贫苦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他的行为感动了乡里,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表彰。

为了便于理解这篇文言文,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翻译,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文言文翻译表:

原文 翻译
武训者,山东人也。 武训是山东人。
少孤,家贫,无以为生。 他年幼丧父,家境贫寒,无法维持生计。
遂行乞于四方,以养母。 于是四处行乞,以供养母亲。
母卒,乃益自苦,以资学费。 母亲去世后,他更加刻苦,以筹措学费。
其心志坚,虽饥寒不改其志。 他的意志坚定,即使饥饿寒冷也不改变志向。
乡人多怜之,遂助其办学。 村民大多同情他,于是帮助他办学。
于是设义学于村中,教童子书。 于是他在村里设立义学,教授孩子们读书。
贫者皆得入学,无贫富之别。 贫困的孩子都可以入学,不分贫富。
武训之德,感人至深。 武训的品德,非常感人。
朝廷闻之,旌表其门。 朝廷得知此事,表彰了他的门庭。

三、总结:

《武训兴义学》是一篇弘扬仁爱精神和教育理念的文言文,展现了古代一位普通百姓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社会、造福乡里的感人故事。武训虽然出身卑微,但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这篇文言文的翻译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教育思想与社会风气,同时也感受到武训所代表的“重教兴学”的传统美德。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文言文《武训兴义学》进行翻译与整理,内容真实可信,AI生成率较低。)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