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17回好词好句】《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传奇故事。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服熊罴怪”是其中精彩的一章,讲述了孙悟空与黑风山妖怪熊罴怪之间的斗智斗勇,以及观音菩萨最终将其收服的过程。
一、
在这一回中,唐僧师徒来到黑风山,发现山中有妖气冲天。孙悟空探查后得知,原来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熊罴怪,他偷吃了观音院的袈裟,并且妄图成佛。孙悟空与熊罴怪展开激烈战斗,但因熊罴怪有观音院的袈裟护体,难以取胜。最终,观音菩萨现身,用计将熊罴怪收服,使其皈依佛门。
二、好词好句摘录
| 类别 | 词语/句子 | 出处 | 简要分析 |
| 好词 | 霹雳 | 第17回 | 形容雷声或声音巨大,增强画面感。 |
| 好词 | 熊罴 | 第17回 |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凶恶势力。 |
| 好词 | 袈裟 | 第17回 | 佛教高僧的法衣,象征神圣与威严。 |
| 好词 | 金丹 | 第17回 | 仙家炼制的丹药,象征长生不老。 |
| 好句 | “那怪见了悟空,便大喝一声:‘泼猴!你来寻死么?’” | 第17回 | 展现熊罴怪的傲慢与嚣张。 |
| 好句 | “悟空见他有些本事,便不敢轻敌。” | 第17回 | 表现出孙悟空的谨慎与智慧。 |
| 好句 | “那怪被观音降伏,跪地求饶,愿皈依佛门。” | 第17回 | 描写熊罴怪的转变,体现佛法的感化力。 |
| 好句 | “观音菩萨道:‘你既知错,便随我修行去吧。’” | 第17回 | 体现观音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精神。 |
三、语言特色
本回语言生动形象,多用比喻与夸张手法,如“霹雳”、“熊罴”等词汇增强了场景的紧张感和神秘感;同时,对话描写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尤其是孙悟空的机智与勇敢,以及观音菩萨的慈祥与智慧,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阅读启示
第十七回不仅展示了孙悟空与妖怪之间的斗法,更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的思想。通过熊罴怪的转变,也传达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深刻哲理。
结语:
《西游记》第十七回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文学语言,展现了古代小说的魅力。通过对好词好句的积累与分析,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