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字是什么意思】“浥”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常见于古诗词或文言文中。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对“浥”字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字义解析
“浥”字的基本含义是“湿润”或“沾湿”,常用于描述水汽、露水等使物体变湿的状态。它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象或情感氛围,尤其在古诗中常用来渲染细腻的情感或环境。
- 基本释义:湿润、沾湿
- 引申义:因水分而变湿;形容环境潮湿、湿润
二、用法举例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浥轻尘”意为清晨的雨水使尘土变得湿润,路面干净。
2. 《山居秋暝》——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虽未直接使用“浥”字,但“新雨”与“清泉”有类似意境,体现湿润之感。
3. 《夜雨寄北》——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虽未出现“浥”字,但“夜雨”营造出湿润、阴郁的氛围,与“浥”的意境相似。
三、常见搭配与词组
| 搭配 | 释义 | 示例 |
| 浥轻尘 | 雨水使尘土湿润 | 渭城朝雨浥轻尘 |
| 浥衣 | 湿润衣服 | 衣上烟霞浥细雨 |
| 浥露 | 露水打湿 | 山花浥露香满径 |
四、总结
“浥”字虽不常见,但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描绘湿润、柔和的自然景象或情感氛围。其意义主要围绕“湿润”展开,常与“雨”“露”等自然元素结合使用,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画面感。
五、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字形 | 浥 |
| 拼音 | yì |
| 基本义 | 湿润、沾湿 |
| 引申义 | 因水分而变湿;环境潮湿 |
| 常见用法 | 描写自然景象、情感氛围 |
| 代表诗句 | 渭城朝雨浥轻尘 |
| 常见搭配 | 浥轻尘、浥衣、浥露 |
| 使用频率 | 较低(多见于古文)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浥”字虽生僻,但其在古诗中的运用极具表现力,是古人表达细腻情感和自然美感的重要工具。了解这一字义,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