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生平事迹简介】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他一生致力于国防科技事业,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敏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一、于敏生平简要总结
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属天津市),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开始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60年起,他被调入核武器研究机构,参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
在没有国外资料参考、技术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于敏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氢弹。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也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于敏一生低调谦逊,不追求名利,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019年1月16日,于敏因病逝世,享年93岁。他的精神和成就被后人铭记,成为一代科学工作者的学习榜样。
二、于敏生平大事记(表格)
| 时间 | 事件 |
| 1926年8月16日 | 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属天津市) |
| 1949年 | 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 |
| 1951年 | 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
| 1960年 | 被调入核武器研究机构,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 |
| 1964年 | 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并成功爆炸 |
| 1967年 | 参与中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并成功爆炸 |
| 1980年 |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 1999年 | 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 2014年 |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 2019年1月16日 | 因病逝世,享年93岁 |
三、于敏精神与影响
于敏的一生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自主创新,为国家安全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事迹激励了无数青年投身科学研究,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于敏的科研精神——“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至今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