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原文及翻译】《于易水送人》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与对历史英雄的追思。诗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形容悲壮的离别之情。
一、原文总结
《于易水送人》是一首五言绝句,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诗中通过描绘易水边的肃杀氛围,引出对古代壮士荆轲的回忆,借此表达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当年在这里送别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怒发冲冠。 |
|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当年的英雄早已逝去,如今的易水依旧寒冷。 |
三、内容解析
1. 背景与情感
骆宾王在易水边送别友人,触景生情,联想到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在易水边告别燕太子丹,慷慨赴死,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诗句。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远行的深切惜别之情。
2. 艺术特色
- 用典自然:诗中引用荆轲刺秦的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 语言凝练:全诗仅二十字,却意境深远,情感浓烈。
- 情景交融:通过“风萧萧”“水犹寒”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
3. 思想内涵
诗歌不仅表达了送别的哀愁,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英雄难觅的感叹。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
四、结语
《于易水送人》虽短,却意蕴深远。它不仅是送别诗中的佳作,更是一首借古抒怀、寄情于景的典范之作。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