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t6600】在2006年,英特尔推出了基于Core架构的移动处理器——酷睿T6600。这款处理器属于当时中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配置之一,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相对合理的功耗,在当时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如今来看,它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应用的需求,但在当年,它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以下是关于酷睿T6600的一些关键信息总结:
酷睿T6600核心参数汇总
项目 | 参数 |
处理器名称 | 酷睿T6600 |
发布时间 | 2006年7月 |
架构 | Core (Yonah) |
核心数 | 双核 |
线程数 | 四线程(超线程技术) |
基础频率 | 2.13 GHz |
最大睿频 | 无(不支持睿频) |
缓存 | 2MB L2缓存 |
TDP | 31W |
制程工艺 | 65nm |
插槽类型 | BGA 479(不可更换) |
支持技术 | Intel SpeedStep, 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
性能表现
酷睿T6600在发布时主要面向中端笔记本用户,适用于办公、网页浏览、轻度多媒体处理等场景。其双核设计加上超线程技术,使其在多任务处理方面表现出色。在当时的Windows XP系统下,它能够流畅运行大多数软件和游戏,但随着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对硬件要求的提升,其性能逐渐显得不足。
在跑分测试中,酷睿T6600的单核性能大约在3000-3500分之间(Cinebench R10),对于当时的移动处理器来说属于中上水平。
适用设备
该处理器常见于以下品牌和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中:
- 戴尔 Inspiron 1525
- 联想 ThinkPad T43
- 华硕 A6Q
- 惠普 Pavilion dv6000
这些机型大多采用T6600作为主处理器,搭配ATI或NVIDIA显卡,构成了当时主流的商务和家用笔记本配置。
优缺点总结
优点 | 缺点 |
双核+超线程,多任务处理能力较强 | 不支持睿频,性能扩展有限 |
功耗控制较好,适合笔记本使用 | 无法升级,寿命较短 |
在当时性能表现良好 | 现代应用兼容性差 |
结语
尽管酷睿T6600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在当时的笔记本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一款经典的双核处理器,它见证了移动计算从Pentium M向Core架构过渡的关键阶段。如今,虽然它的性能已无法满足现代需求,但对于怀旧爱好者或老旧设备升级者来说,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