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自鸣得意什么意思】“自鸣得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或表现感到非常满意,甚至有些炫耀的意味。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过于自我欣赏、缺乏谦逊的人。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自鸣得意 |
拼音 | zì míng dé yì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可得而定也。”后来演变为“自鸣得意”。 |
含义 |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人因自己的成绩或优点而感到非常满足,甚至表现出骄傲自满的情绪。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常带有讽刺或批评的语气。 |
近义词 | 自得其乐、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工作场合:某员工在会议上夸大自己的贡献,被同事认为是“自鸣得意”。
2. 学习中: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后,对别人说“我这次考得真不错”,可能显得“自鸣得意”。
3. 生活中:有人因为自己买了一件新衣服就到处炫耀,也被视为“自鸣得意”。
三、注意事项
- “自鸣得意”虽然表面上是表达“得意”,但实际语境中多为负面评价。
- 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对象,避免冒犯他人。
- 在正式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该词,以免显得不够礼貌或专业。
四、总结
“自鸣得意”是一个具有明显情感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描述那些因自身成就而感到满足甚至骄傲的人。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自信,更可能暗示出一种缺乏谦逊的态度。在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也要注意场合与对象,避免造成误解或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