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还造句】“诲人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教导别人时非常耐心,从不感到疲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教师或长辈在教育他人时的耐心与责任感。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诲人不倦 |
拼音 | huì rén bù juàn |
出处 | 《论语·述而》 |
含义 | 教导别人时非常耐心,不觉得疲倦 |
近义词 | 耐心教导、循循善诱 |
反义词 | 厌烦教学、敷衍了事 |
二、使用场景
“诲人不倦”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1. 形容教师的教学态度:如老师对学生耐心讲解,不厌其烦。
2. 表扬他人的奉献精神:如对志愿者、导师等人的坚持和付出表示赞赏。
3. 表达个人的敬业精神:如一个人在工作中始终认真负责,不辞辛劳。
三、例句示范
句子 | 说明 |
他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学生们都很尊敬他。 | 表达对老师的赞美 |
尽管学生屡次犯错,老师仍然诲人不倦地引导他们。 | 展现耐心与责任感 |
那位老工程师诲人不倦,把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 表达对前辈的敬佩 |
他对知识充满热情,诲人不倦,深受大家喜爱。 | 强调学习态度和人格魅力 |
四、总结
“诲人不倦”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精神品质。它体现了教育者应有的耐心与奉献,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拥有这种精神都能让人更加优秀、更有影响力。
通过理解并恰当使用“诲人不倦”,我们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