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王平昼闲居原文及翻译】一、
《武灵王平昼闲居》出自《战国策·赵策二》,讲述的是赵国君主赵武灵王在闲暇之时与大臣之间的对话。文章通过赵武灵王的提问和大臣的回答,反映出他对国家治理、用人之道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文中,赵武灵王提出“贤者之治,其道如何?”的问题,引出大臣们对“贤者”的理解。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贤者的标准,如“能辨是非”、“知人善任”、“德行兼备”等。赵武灵王最终强调,贤者不仅要有才,更要有德,能够为国家谋利,为百姓造福。
这篇文章虽短,但思想深刻,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人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探讨,也展现了赵武灵王作为一代明君的治国理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武灵王平昼闲居,召公子成而问曰:“吾欲以赵地为郡县,可乎?” | 赵武灵王在白天闲居时,召见公子成问道:“我想将赵地设为郡县,可以吗?” | 
| 公子成对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天下易其民,不以万乘易其国。” | 公子成回答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不会因为天下而改变他的百姓,不会因为万辆兵车而改变他的国家。” | 
| “今王欲以赵地为郡县,是弃民而易国也,非所以安民之道也。” | “现在大王想将赵地设为郡县,这是抛弃百姓而更换国家的做法,不是安定百姓的方法。” | 
| 武灵王曰:“然则何以为贤?” | 赵武灵王说:“那么贤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 
| 公子成曰:“贤者,能辨是非,知人善任,不私其亲,不蔽其恶。” | 公子成说:“贤者,能够辨别是非,了解人并善于任用,不偏袒自己的亲属,不掩盖他的过失。” | 
| 武灵王曰:“善!” | 赵武灵王说:“好!” | 
三、总结
《武灵王平昼闲居》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赵武灵王通过与公子成的对话,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他重视贤者的品德与能力,强调“知人善任”,反对因私利而损害百姓利益。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参考。
此篇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儒家思想中“仁政”理念的体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