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在2024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预防为主、干预为辅、发展为本”的理念,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心理辅导、活动宣传、队伍建设等多方面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工作
1. 课程建设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开设了心理健康必修课和选修课,覆盖全校各年级。课程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自我认知等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2. 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服务。全年共接待学生咨询约300人次,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问题恶化。
3.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心理讲座、心理健康周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全年举办心理健康讲座6场,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提升了全体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4.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和心理异常学生预警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心理问题。全年未发生重大心理危机事件。
5. 教师心理培训
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识别与应对能力,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二、工作成效统计表
| 项目 | 数量/情况 | 备注 |
| 心理健康课程开设 | 全校覆盖,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 | 包括必修与选修 |
| 心理咨询人次 | 约300人次 | 含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 |
| 心理健康讲座场次 | 6场 | 涵盖不同年级与主题 |
| 心理委员人数 | 60人 | 每班1名,定期培训 |
|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人次 | 120人次 | 覆盖全体班主任及部分教师 |
| 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参与人数 | 约2000人次 | 包括心理健康周、心理剧等 |
| 心理危机干预事件数 | 0起 | 无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本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 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不够深入,需进一步加强培训;
- 心理咨询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心理教育联动仍需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升全员心理素养;
2. 引入更多专业心理资源,拓展心理服务渠道;
3. 加大家校沟通力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核心,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