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常提示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由于新生儿的临床表现与年长儿或成人不同,因此对其识别和处理需要特别关注。
一、定义
新生儿惊厥是指出生后28天内发生的癫痫样发作,表现为肢体抽动、意识改变或其他异常行为,常由脑部损伤、代谢异常、感染或其他病理因素引起。
二、常见病因
| 病因类型 | 常见原因 |
| 颅内出血 | 产伤、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血管畸形等 |
| 感染 | 脑膜炎、败血症、宫内感染等 |
| 代谢异常 | 低血糖、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维生素B6缺乏等 |
| 先天性异常 | 脑发育畸形、遗传代谢病等 |
| 缺氧缺血性脑病 | 围生期窒息、胎盘功能不全等 |
| 癫痫 | 先天性癫痫综合征等 |
三、临床表现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多样,不易被发现,常见症状包括:
- 微小发作:如眼球震颤、口角抽动、呼吸暂停等
- 强直性发作:四肢伸展、身体僵硬
- 阵挛性发作:四肢节律性抽动
- 全身性发作:意识丧失、四肢抽搐
- 局灶性发作:某一侧肢体或面部抽动
四、诊断方法
1. 详细病史:包括分娩过程、出生体重、有无缺氧史等。
2. 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异常神经体征。
3. 实验室检查:血糖、电解质、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
4. 影像学检查:头颅超声、CT或MRI。
5. 脑电图(EEG):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癫痫及发作类型。
五、治疗原则
| 治疗类型 | 内容 |
| 对症治疗 | 控制惊厥,常用药物如苯二氮䓬类(如地西泮)、苯巴比妥等 |
| 病因治疗 | 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处理,如抗感染、纠正代谢紊乱等 |
| 支持治疗 | 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预防并发症 |
| 长期管理 | 对于反复发作或癫痫患儿需长期随访和用药控制 |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 新生儿惊厥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发作持续时间及治疗及时性。
- 早期识别和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 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行为和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总结:新生儿惊厥是一种严重但可治疗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关键。家长和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识别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