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过于求的求是什么意思】在经济学中,“供过于求”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常用来描述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的现象。其中,“供”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求”则指市场需求量。那么,“供过于求的‘求’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将从概念、含义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概念解析
- “供”: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即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数量。
- “求”: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即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 “供过于求”:当市场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就称为“供过于求”。
因此,“供过于求的‘求’”指的是市场的需求量,即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和能力。
二、具体含义
| 项目 | 含义 |
| 供 | 生产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
| 求 | 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
| 供过于求 | 当供给量 > 需求量时,市场出现过剩现象 |
三、实际应用场景
1. 商品价格下降
当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时,由于商品过剩,卖方为了尽快出售商品,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吸引买家。
2. 库存积压
企业生产过多,但消费者购买意愿不足,导致库存增加,影响资金周转。
3. 市场调节机制
供过于求会促使市场自我调节,如减少生产、调整产品结构等,以恢复供需平衡。
四、举例说明
| 场景 | 供 | 求 | 结果 |
| 冬季服装销售 | 1000件 | 600件 | 供过于求,打折促销 |
| 新款手机上市 | 5000部 | 8000部 |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
| 蔬菜丰收年 | 10吨 | 5吨 |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
五、总结
“供过于求的‘求’”指的是市场中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等问题。理解“求”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市场动态和经济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求”是衡量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它与“供”共同构成了市场运行的基本逻辑。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合理的消费和投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