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出师表中的成语有哪些

2025-11-21 12:15:14

问题描述:

出师表中的成语有哪些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1 12:15:14

出师表中的成语有哪些】《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朝廷的期望。这篇文章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其中包含了许多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忠心和智慧,也反映了古代汉语的精妙之处。

以下是对《出师表》中常见成语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便于读者查阅和理解。

一、出师表中的成语总结

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含义:竭尽全力,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

2. 亲贤臣,远小人

出自“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含义:亲近贤能的人,远离奸佞之人。

3. 临危受命

出自“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含义:在危险或困难的时候接受任务。

4. 夙夜忧叹

出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含义:日夜忧虑叹息。

5. 斟酌损益

出自“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含义:仔细考虑得失,权衡利弊。

6. 作奸犯科

出自“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含义:做坏事、违法乱纪。

7. 察纳雅言

出自“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含义:考察并采纳正确的意见。

8. 妄自菲薄

出自“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含义:过分看轻自己,缺乏自信。

9. 痛恨于心

出自“先帝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含义:内心非常痛心、不满。

10. 志存高远

虽非直接出自原文,但常用于形容诸葛亮的志向。

含义:胸怀远大理想。

二、出师表成语汇总表

成语 出处 含义说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表》全文 竭尽全力,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
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能的人,远离奸佞之人
临危受命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危险或困难时接受任务
夙夜忧叹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日夜忧虑叹息
斟酌损益 “至于斟酌损益……” 仔细考虑得失,权衡利弊
作奸犯科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坏事、违法乱纪
察纳雅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考察并采纳正确的意见
妄自菲薄 “不宜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缺乏自信
痛恨于心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内心非常痛心、不满
志存高远 非直接出处,常用于形容诸葛亮 胸怀远大理想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出师表》不仅是一篇政治文书,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成语至今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