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瑚琏之器什么意思】“瑚琏之器”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极高的才能和品德,是国家或社会的栋梁之才。这个词语不仅体现了对人才的高度评价,也蕴含着一种文化上的尊崇。
一、总结
“瑚琏之器”出自《尚书·舜典》,原意是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珍贵礼器——瑚和琏,象征着高贵与神圣。后人引申为比喻有德有才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够承担重任、辅佐国家治理的杰出人才。在现代语境中,“瑚琏之器”多用于褒义,强调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能力出众,是难得的人才。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尚书·舜典》 |
| 字面意思 | 瑚、琏均为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象征高贵与神圣 |
| 引申含义 | 比喻有德有才、能担大任的人才 |
| 使用场景 | 褒义,常用于称赞他人品德高尚、能力出众 |
| 现代意义 | 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实际能力,适用于领导力、管理等方面 |
| 相关成语 | 龙凤之才、栋梁之材、国士无双 |
| 常见搭配 | “此人乃瑚琏之器,可托大事” |
三、延伸理解
在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而“瑚琏之器”正是对这种理想人才的形象化表达。它不仅强调了个人的能力,更突出了其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因此,在今天,当我们用“瑚琏之器”来形容一个人时,不仅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肯定。
四、结语
“瑚琏之器”这一成语,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美好期望。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