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至的意思】“闻风而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听到某种消息或风声后,迅速赶到现场或采取行动。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反应迅速、行动果断的特点。
一、成语解释
闻风而至:
字面意思是“听到风声就来了”,引申为听到消息后立刻行动,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快速反应和高度重视。
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子围宋,宋人告急,晋侯欲救之,赵孟曰:‘诸侯有难,不救,是弃信也。’于是晋侯使荀林父将中军,先縠将上军,赵婴齐将下军,以救宋。楚子闻风而至。”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或群体在得知消息后迅速行动,常带有褒义色彩。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闻讯而来、闻风而动、雷厉风行 |
反义词 | 置若罔闻、无动于衷、慢条斯理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会议通知 | 公司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员工闻风而至,迅速集合。 |
灾难救援 | 灾区发生事故后,救援队伍闻风而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
商业竞争 | 市场出现新趋势,竞争对手闻风而至,纷纷调整策略。 |
四、总结
“闻风而至”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快速反应和积极应对。它不仅体现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反映了人们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行动力。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闻风而至 | 听到消息后迅速赶来 | 《左传》 | 多用于书面语 | 闻讯而来、闻风而动 | 置若罔闻、无动于衷 |
表示反应快、行动果断 |